1.前言:  目前全世界對於循環輔助上運用最廣泛的機械 主要作用在於減少心室後負荷量善舒 張期心臟冠狀動脈灌注量,   加強心臟內膜下灌注血量

 2.相關位置:

圖片1.jpg 

3.歷史緣由:

 1958年由Harken提出,提出原理:在心室收縮時,從股動脈抽出血液,再於心室舒張期快速的將血液等壓地打回股動脈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如此可以減少左心室的作功以及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1968年Adrian Kantrowitz首先將主動脈氣球幫浦應用於臨床。1969年Kantrowitz更提出了在心室舒張期利用IABP來增加舒張壓以改善衰竭左心室的功能。 1976年台灣首次將主動脈氣球幫浦使用於術後心臟衰竭的病患。 現在的主動脈氣球幫浦,由於心電圖電子技術及生醫材料的改進,目前是將一長形的氣球,氣球容量可以有30cc、40cc 50cc,氣球充的氣體為分子量小、阻力小且能快速進出氣球的氦氣,而氣球幫浦氣與消氣週期是由連接病人的心電圖,以其QRS波與T波來調整氦氣進出氣球的時間週期。

圖片2.jpg

4.適應症:
 
一、外科方面
高危險群的開心病患,術前即可考慮使用。
非開心手術病患有冠心疾病者。
手術後出現低心博量症候群病患。
 
二、內科方面
心因性休克
急性的前側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肌中隔缺損.
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僧帽瓣閉鎖不全
血管整型術(Angioplasty)高危險群病患
急性心肌梗塞進行心導管血管整型術時
無法用藥物控制的不穩定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進行血栓溶解時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做院際間的運送時
 
三、其他
心肌冬眠時(stunned myocardium)
敗血性休克
藥物起的心臟衰竭
心臟挫傷時
5.使用時機:
 
當病人處於:低心搏量症候群(low output syndrome)、心輸出指數(cardiac index)小於2.0每公升/每分鐘/每平方公尺時、血壓低於8OmmnHg或是病人從前為高血壓,而此時血壓小於 1OOmmHg尿量少於每小時2Occ時,強心劑的濃度也提高到適當的濃度仍不能改善低心搏量症狀,應立即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
放氣:
 原理主動脈瓣膜剛打開,左心室開始收縮前,Q波出現之際,幫浦將氦氣抽離氣球,降低主動脈內壓力,使左心室的血液打出來時,瞬間降低其動脈內阻力。
 生理效應可減少左心室後負荷(afterload)及心壁張力,同時降低左心室末期舒張壓(LVEDP)減少右心室後負荷量, 與同時減低雙心室心肌的耗氧量。
動脈瓣膜狹窄
充氣:
原理:當主動脈瓣膜關閉時,心臟開始舒張期,T波出現之際,氣球快速的充氣膨脹,使主動脈壓力提高,維持比左心室較高的壓力。此時左心室心肌,才能得到更多的血流灌注,即冠狀動脈血流量此時有明顯的上升。
 圖片4.jpg
生理效應:心肌的氧供應量顯著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力時間指數上升,對缺氧的心肌大有幫忙。
因心肌缺氧造成的心室不整脈時
6.動脈波型
圖片6.jpg 
圖片7.jpg
開心手術後,輔助病患脫離人工心肺機。

 7.禁忌症:

一、絕對禁忌

    主動脈瓣膜嚴重閉鎖不全
   主動脈血管瘤
   主動脈剝離性血管瘤
   不適合心臟移植的慢性末期心臟病
二、相對禁忌
   主動脈瓣膜輕微閉鎖不全
   主動脈瓣膜狹窄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從前有接受過主動脈瘤手術
   心跳停止進行心肺復甦術時
8.相關併發症:
 
同側下肢缺血傷害與流血:必要時須做血栓切除術、股動脈-股動脈繞道術。
氣球導管插到股靜脈,需馬上拔出來重新插入。
氣球上出現血栓
氣球導管卡在主動脈內,需要從後腹膜手術腔進入腹部主動脈拔出氣球導管。
氣球破裂氣體栓塞。
感染敗血症。
股動脈傷口出血,造成血管瘤
9.拔除IABP時機:
 時機
1. 當IABP可以1:1調為1:2,14到1:8時,強心劑使用已調至5mg/kg/min,尿量每小時已改善約1cc/kg時,病換心輸出指數大於2.2每公升/每分鐘/每平方公尺,心律穩定與血壓穩定時
2. 懷疑氣球破裂或血栓形成在氣球內時
3. 下肢缺血嚴重程度與病患心肌恢復程度兩者的衡量下決定搶救下肢時
10.護理:
監測血液動力學與動脈壓波形變化
至少每2小時監測同側與對側肢體末梢血液循環狀況(膕動脈足背動脈後脛動脈)
觀察末梢肢體5P症狀
觀察植入傷口部分滲血情形
觀察氣球導管內滲血情形
觀察局部感染徵象
維持病患坐臥彎曲姿勢不大於30
股動脈或主動脈剝離或穿孔破裂
圖片8.jpg
機型:
圖片9.jpg 
圖片10.jpg
影片檔之後在上傳給大家看喔!!!
必要時給予肢體約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icu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8) 人氣()